手机小说网

字:
关灯护眼
手机小说网 > 正德变法:捡到历史学生的书包 > 番外二第60章匠法入律

番外二第60章匠法入律

陈大锤抱拳应下,铁砧袖扣又碰响了桌沿,惊得铜鹤香炉里的香灰簌簌地落进香篆盘,在“工”字形的香灰上砸出了一个小坑。朱厚照盯着那个小坑,忽然伸手蘸了蘸香灰,在《大明律》的空白处画了一个螺旋纹。“陈卿,你龙江船厂提举的印信,明天去礼部换个新的。印纽刻成‘考工’两个字,形制就仿照宣德朝的——一定要让士大夫挑不出半点毛病。”

周顺忽然指着《工器汇典》的手稿,声音里透着兴奋。“陛下,螺旋纹的参数,臣用《周髀算经》的勾股术重新算了三遍,对外就宣称‘七寸为一材,螺旋九尺合北斗’。算生们要是想弄明白,得先解开《河图》里的数字奥秘。”

“好!”朱厚照猛地拍案而起,这一下力气大,震得暖阁顶部的水晶垂旒轻轻晃动。“所有的图纸都得附上《周礼》的注疏,把核心参数藏在卦象里头。就比如说这螺旋纹,就说是‘乾卦六爻旋转之象’,不是精通易理的人,根本别想窥探其中的秘密。”说着,他忽然转向李东阳。“李阁老,算学纳入太学这事儿,杨首辅还在反对吗?”

李东阳脸上的笑容带着几分无奈。“杨首辅担心‘以器乱道’,尤其是怕匠人子弟挤占太学的名额。”

“那就让匠人子弟只考‘算科’!”朱厚照抓起《论语》,扔给王巧儿。“王主簿,你明天去太学试讲,就讲‘三千弟子,束修几何’——这可不就是均分术嘛。算学教材先送到翰林院审定,每卷首页刻上孔夫子的像,末页附上《孝经》里的句子,看还有谁敢说算学不是圣人之学!”

王巧儿接过《论语》,手指划过“学而不思则罔”这句话,突然灵机一动。“陛下,臣可以在算学题目里加上《孝经》的策论,比如说‘算束修以明孝悌,计粟米以知礼义’——这样既能考算学的道理,又能考察德行。”

朱厚照听了,放声大笑,用指节敲了敲暖阁西侧的算学教具。“妙!就这么办。李阁老,翰林院得给算学教材写个序,就说‘算者,礼之器也,数之序也’——得让士大夫们知道,咱们不是在破坏礼法,而是在恢复礼法!”

李东阳捋着胡须点了点头,心里却暗自叹息:皇上这招“用礼法包装算学”,实际上是想用算学撬动礼法这块大石头啊。他忽然想起昨天在文渊阁看到的《算学证道录》手稿,里面竟然把《九章算术》和《周易》的卦象一一对应起来,分明是要把技术理性融入到儒学的根基里。

会议一直持续到辰时三刻,众人开始讨论匠法入律的具体条款。朱厚照忽然举起《匠作功绩黄册》。“匠户要脱籍,得攒够三百二十分,没有献技三十年才能攒齐——陈卿,你觉得这要求苛刻吗?”

陈大锤用他那粗糙的手掌轻轻抚过黄册封面的火漆印。“陛下,匠人最忌讳的就是浮躁。三百二十分,正好能让他们沉下心来打磨技艺。要是战时立了大功,比如说改良火器增加射程的,允许他们的子弟直接进入太学算学科,这对匠人来说可是极大的激励啊。”

“准奏。”朱厚照提起朱笔,在“脱籍”这一条下面批道:“三代匠户累计功绩超过五百的,免试进入太学成为监生。”写完后,他像是又想起了什么,又补上一句,“算学殿试合格的人,还是得在工坊实习三年——只会纸上谈兵的匠人,朕可不要。”

窗外的雪停了,第一缕晨光爬上了暖阁的飞檐。朱厚照望着檐角的铁马,听着它们在晨风中轻轻作响,忽然想起未来书包残片里“工匠精神”这四个字。他摸出袖口的书包卡扣,“2023”的字样在晨光中若隐若现,和案头上的火漆印慢慢地重叠在一起。

“诸位,”他忽然神情严肃起来,“今日咱们所商议的这些,都必须暗暗契合‘复古改制’这四个字。前程分是恢复周礼里的考工制度,验铜片是复兴葛洪的旧术,算学是阐发孔夫子的微言大义。”他的目光扫过众人,在陈大锤的铁砧袖扣、王巧儿的算珠发簪、张恪的地图轴头上一一停留。“记住,咱们不是在搞革新,而是在帮祖宗把丢了的宝贝捡回来。所有新东西,都得从故纸堆里翻找出来,再包上礼法的外衣——这样大家才容易接受,不会抵触。”

李东阳站起身来,行叩首之礼,笏板在丹陛上撞出清脆的声响。“陛下以复古为刀刃,行改制之实,这可是‘以夏变夷’的大智慧啊。臣等唯有尽自己的微薄之力,辅佐陛下完成这千古大业。”

朱厚照摆了摆手,示意众人退下。暖阁里只剩下他一个人的时候,他忽然翻开《大明律》的新页,在“工律”篇写下“前程分”三个字,笔尖停顿了一下,又在旁边画了一个小小的铁锚——那是铁锚会的符号,也是他和匠人们之间心照不宣的密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寒门小郎中东汉之乱世黄巾忆宋:顶级权谋对决【北宋篇】最强合成旅侯府庶子:最强锦衣卫,只手遮天!唐末,开局就被软禁我和赵匡胤称兄道弟那些年重生吕布之我要苟活下去重生:从废太子到千古魔帝大树将军冯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