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组立即开始了虚拟谈判。双方都小心翼翼地试探,既不肯轻易暴露自己的底牌,又在暗示着更深层的合作可能。
"他们想要活体样本。"张琳看着对方的要求说。
这确实是个危险的信号。但也正中了他们的下怀。技术组表示可以提供一批经过初步改造的实验品,但需要对方分享一些控制技术的细节。
"这个要求很合理。"周海说,"既显示了我们的诚意,又为探针的植入提供了机会。"
谈判进行得很顺利。对方答应提供一个测试版的控制程序,用来展示他们的技术水平。
"注意。"技术专家说,"这个程序本身可能就是个陷阱。我们得在隔离环境中运行它。"
确实,当程序开始运行时,立即显示出了攻击性。它不断尝试突破防火墙,搜索系统中的漏洞。但这正是他们想要的。
"追踪信号源。"周海下令。
技术组开始反向追踪。通过分析程序的行为特征,他们逐渐还原出了控制系统的基本架构。这些信息对破解"金獒"的防御至关重要。
就在这时,程序突然改变了行为模式。它不再主动攻击,而是开始向外传输数据。
"有意思。"数据专家说,"这些数据......"
仔细分析后发现,程序在传输的是某种神经信号。这些信号经过特殊编码,需要植入了芯片的大脑才能解读。
"他们在测试我们。"周海说,"想看看我们是否真的掌握了神经接口技术。"
技术组立即启动了神经网络仿真系统。通过量子计算,他们完美模拟出了芯片的反应模式,做出了合理的回应。
但就在这时,一个意外的发现让所有人都惊讶了。在程序传输的数据中,藏着一段微弱的求救信号。
"是实验品?"
"不。"周海仔细分析着信号特征,"是"幽灵"。他想告诉我们什么。"
信号十分微弱,像是偷偷夹杂在正常数据中的杂音。但通过特殊处理,依然能分辨出其中的信息。
""金獒"发现了我的计划。"解码后的内容这样写道,"他要提前行动。你们必须......"
消息戛然而止。但就在这短暂的接触中,探针已经成功潜入了对方的系统。它开始源源不断地传回信息,包括控制中枢的具体参数。
"有了这些数据,我们就能......"
话没说完,实验室的设备突然响起警报。不知从哪里冒出了一股强大的信号,正在干扰所有的监测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