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脑子里仍然在不停的构思。
又过了不及一刻,林泽祖才拿起毛笔试了试纸和墨,又调整一下握笔的位置,这才书写起来。
学生对:
伏闻治国之道,以民为本,而安民之要,在乎仓廪充盈、货殖流通。
今我大吴圣天子垂拱于上,百官勤勉于下,然州县之治,亦有饥寒相迫者。
学生尝观本县地理,有山苍梧叠翠,有临江环流,诚为鱼米膏腴之地。
若能使山水尽利、民力尽出,何患黎庶不丰?
谨陈五策如下:
一曰分地利以均贫富:
本县山泽相间,平原则膏田万顷,丘陵则榛莽未辟。
可清丈田亩凡平原沃土,以"计口授田"之法,每丁二十亩为限;
荒山陂泽,许贫民申领垦荒,十年不税。
可令胥吏教民依山势垒石成畦,引泉灌溉,岁可增粟千石。
更于临江两岸植桑万株,使妇孺采叶饲蚕,岁出丝帛足千匹。
二曰兴水利以御灾荒:
本县其弊在沟洫失修。当以工代赈,浚深河道两岸筑堤植柳。
依山势开塘堰若干处,旱可蓄水,涝可分洪。
另于山中辟药圃种柴胡、苍术等耐旱药材,灾时可活人兼易粟米。
………
林泽祖这一开写,中间就没停顿过。
不仅王代奎好奇,就连方进先和柳道明也好奇。
王代奎才不管那么多,起身便下了高台,几步走到林泽祖边上一看究竟。
方进先和柳道明也不撑着了也跟了过来。
王代奎纯属好奇看热闹,实话说林泽祖写的字,好多个他都不认识。
但是柳道明和方进先却看的津津有味。
林泽祖也感觉到了身边有人。
但是头都没抬,想好的思路不能让它断了。
中间只是稍稍的顿了顿笔。
柳道明毕竟是老夫子了。
此刻他也明白。
三人再这么在边上看热闹,定会影响到学生答题思路。
于是柳道明毫不客气的拉了拉王代奎和方进先两人的衣袖示意离开。
王代奎算满足了好奇心,也看了热闹,心满意足的点了点头,转身走向了高台。
柳道明和方进先也前后脚的转身跟上。
………
林泽祖仍然保持着高效的书写速度。
三曰通商贾以活泉货:
查临江上下游几百里即通大江大河,可造官船分设水驿。
令商旅纳粮,许贩瓷器等特产出县。许丝帛、盐、铁入县。
市集逢一、五开圩,减免摊税。
更将山中竹木制成器具,贩至各府县使民获利。
四曰减徭赋以纾民困:
本县夏税秋粮当严核黄册,罢黜里甲包揽。
凡七十以上老弱、十五以下稚子,皆免差役。
每丁岁纳不过三钱。另设"劝农钱",凡深耕细作者,每亩贷银五分,秋收后以谷抵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