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外的人,不但宣传困难,而且他们住在山里已经习惯,不会轻易出山居住。
主要一点,关外没有官府,土地随便用,树木随便砍,虽然环境差一些,购买东西不方便,但是自由,没人管。
“朝廷不是规定,各县城都修建官学吗?每个城都选一座大宅子出来,作为官学所用,所有百姓的子女,都可以入学。
不是有一些官员,不适合营州的工作吗,让他们去教孩子。”薛玖思索片刻说道。
“所有百姓子女?这太多了吧?怎么教得过来?”狄孝绪惊讶的问道。
“那就定一下,六岁到十二岁孩子入学,其它的暂时不教,以后年龄大的则看天赋。
让人做货郎,去关外卖货,宣扬我们的政策,引诱山民下山。”薛玖讲解道。
“行!我们努力宣扬,尽力就行。”
“我有一个想法,应该能赚不少钱。”薛玖有些兴奋的说道。
“什么想法?”杨恭仁急忙问道,在他印象中,薛玖见到堆积如山的鱼肉,都没有这么激动。
“打造一批特殊的武器,卖给契丹人他们,例如我们卖给他们一个高价,但是他们可以在这个价格的基础上,加一些再卖出去。”
“这有什么区别吗?”杨恭仁不解的问询。
“是我没有说清楚,这些武器造型特殊,做得漂亮一些,卖给契丹人的时候,就告诉他们,这些可以拿去转手,只要卖出去,我们继续卖给他们就是了。
能够从中赚钱,契丹人必然非常愿意。”薛玖解释道。
“是这样啊!”狄孝绪点点头。
“如此一来,岂不是要卖很多武器给契丹人。”杨恭仁皱着眉头问道。
“不,这比计划卖给他们的,数量会更少。”薛玖摇摇头道。
薛玖想的是分销方式,把武器做得精致一些,高价卖出去,从而赚更多的钱,这是给弟弟做德理斧头的时候想到的。
其实薛玖更想弄传销,但是那玩意是一把双刃剑,很容易失控,所以这种心思还是掐灭了。
“要不你先试一试吧。”杨恭仁迟疑了一下说道。
李世民允许营州卖武器的圣旨已经发过来了,所以杨恭仁不再反对。
武德年间,李渊就知道,依靠科举制度,能够慢慢削弱大家族,于是下旨,每个县城都得兴建县学。
只不过这力度有些小,下面的人只是装装样子,根本没有多认真来经办县学,里面的学子,也是地方的家族子弟,至于普通百姓,那就别想了。
听到官府要教导,六到十二岁的孩子,而且是免费教导,提供住宿,大多数百姓眼睛都红了。
“娃啊!这机会难得,能不能出人头地,就看你读书行不行了。”一个妇人搂着儿子,语重心长的说道。
“阿娘你放心,我一定好好学习。”小男孩用力的点点头道。
“你如果不认真学习,回头我抽死你!”一个中年男子,面无表情的对儿子说道。
男孩脸色一变,急忙保证道:“阿耶我会好好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