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武姬登基那日,天色尚暗,墨蓝的天幕还未完全褪去,
朱雀门便已在晨曦的轻抚下,缓缓苏醒。
那门上硕大的铜钉,颗颗映着朝阳,
好似镶嵌在古老巨兽身上的明珠,闪耀着古朴而庄重的光芒。
鎏金门环则如同一面小太阳,折射出刺目金光,
晃得人眼生疼,宛如太阳的碎片洒落在人间。
108名金甲武士,身姿笔挺如松,屹立在丹墀下的广场。
他们手中紧握着长戟,戟尖寒光闪烁,仿佛能划破空气。
身上的甲胄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
反射出的光芒锐利如剑,仿佛能穿透人的灵魂。
这108人将广场隔成规整的方格,
营造出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让人不禁心生敬畏。
文武百官身着华丽的蟒袍,束着玉带,神色凝重。
他们整齐地排列在青砖之上,投下的森冷剪影,
恰似一幅凝重的水墨画,无声地诉说着朝堂的威严与肃穆。
此时,礼部官员那尖细且极具穿透力的嗓音,
如同利箭一般,直直穿透云霄:
“吉时 —— 到!”
朱武姬头戴凤冠,冠上的东珠随着她每一步的迈进,
轻轻颤动,好似灵动的星辰在闪烁。
十二幅蹙金绣龙纹霞帔,长长地拖曳在汉白玉阶上,
远远望去,仿佛一条金色巨蟒盘踞在九重宫阙,尽显无上威严。
当她那鎏金靴稳稳踏上最高一级台阶的瞬间,
整个世界仿佛都在此刻静止,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这位即将君临天下的女子身上。
然而,这份庄严肃穆的宁静,却被一阵宫门外传来的铁蹄声无情打破。
那声音如闷雷滚过天际,由远及近,气势汹汹。
“大武国使者到!”
这一声通报,如同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瞬间激起千层浪。
朱武姬原本沉稳握着螭纹玉笏的手,骤然收紧,指节都因用力而泛白。
凤冠上的东珠流苏在她耳畔摇晃出细碎的光影,
仿佛也在为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惊慌失措。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三百玄甲骑兵如黑色的洪流,
奔腾而来,气势汹汹地踏碎满地红毯。
为首的使者身披黑色大氅,宛如黑夜中降临的恶魔。
他腰间悬挂的鎏金错银弯刀,在阳光下泛着摄人的冷光,
恰似一道冰冷的目光,直直刺来,让人不寒而栗。
使者在丹墀下猛地勒住马缰,骏马一声嘶鸣,前蹄高高扬起。
使者那粗粝的嗓音,惊飞了檐下栖息的白鸽:
“吾主军神有令,特来迎娶幽国新君!”
此语一出,百官顿时哗然。
户部尚书王大人,脸色瞬间变得惨白如纸,原本端正的乌纱帽险些滑落。
他颤巍巍地伸出手指,指向使者,声音带着愤怒与颤抖,大声呵斥道:
“放肆!此乃我幽国大典,容不得你等胡言乱语!”
“大典?”
使者听闻,竟仰天大笑起来,笑声张狂肆意,
震得鞍前铜铃叮当作响,仿佛在无情地嘲笑这幽国的盛典。
“我主陈兵百万于边境,若朱陛下不愿和亲,
不出三日,这朱雀门便要染上血色!”
使团的护卫队是如何能够突破守卫来到大典的。
长公主瞳孔猛地收缩,心中涌起一阵彻骨寒意。
她下意识地转头,目光扫向御座旁的屏风后,
只见老皇帝那枯瘦如柴的手指,正死死抠着雕花扶手,
指尖几乎要嵌入木头之中,这一细微举动,
显示出他内心的紧张与激动已达极点。
殿外,无数百姓纷纷踮起脚尖,努力张望着殿内的情况。
孩童的啼哭、商贩的吆喝,交织在一起,化作一团令人窒息的声浪。
透过丹墀下涌动的人群缝隙,朱武姬甚至能清晰地看见几个穿着补丁麻衣的老妪。
她们浑浊的眼睛里,满是惶恐与期待交织的复杂神色,
眼神中透露出对和平的极度渴望,却又带着对战乱兵灾的深深恐惧。
“陛下,”
不少年迈的官员,佝偻着背缓缓出列,
朝着朱武姬深深一揖,他们的白发在风中凌乱飞舞,宛如深秋飘零的残叶。
“昔年昭君出塞换得百年和平……”
“住口!”
朱武姬猛地起身,凤冠上的金步摇随着她的动作叮当作响,
如同她此刻纷乱如麻的心情。
“本宫既已称帝,岂会做那和亲之女!”
她的声音在空旷的大殿里回荡,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可仔细听来,却又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仿佛是在给自己鼓足勇气。
话音未落,突然有一位大臣 “扑通” 一声,
重重地跪地,额头狠狠磕在青砖上,发出沉闷的声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