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网

字:
关灯护眼
手机小说网 > 红楼,从文豪开始崛起 > 第178章 神迹

第178章 神迹

用贾芸,要不要给贾元春一些恩宠?

毕竟从血脉来说,元春也是贾芸的堂姑姑,而且还未出五服。

此事先揭过不提。

大朝会就要开始了。

……

午门前人多的很,密密麻麻站满了前来朝会的朝官。

不少不需要朝参的勋贵都是跑了过来。

毕竟这一次是午门献俘大捷,上一次还是好几十年前。

勋门贵戚也没见过这样的大场面,当然是不可放过了。

毕竟这一次的“大捷”虽是有水份,但打赢还是打赢了。

北虏东虏联手,数十万大军来犯。

结果打的虎头蛇尾。

最后关头更是狼狈撤退。

算上袭击车队的那一回,北虏前后损失数万人。

斩首就有七千多级。

俘虏也有数千人。

这一次最终的封赏是和献俘大典一起搞,也是给大周军方殊荣,同时提升军心民气。

几十年了,这已经是朝廷对北虏的最大的一次战功了。

不仅未失重要城池,反使敌无功而返,又斩获俘虏颇多。

确实也是值得一次献俘太庙。

大量文武勋戚汇集在午门外,站在千步廊前。

这倒省事了,比进皇极殿朝会地方要宽阔的多。

午门广场和千步廊在后世是进宫禁的必经之路,此时也没有什么附属建筑,站上几万人都不会嫌拥挤。

俘虏被陆续押解了过来。

大队京营将士和皇城禁军把几千俘虏看守的严实。

这帮家伙也都瘦弱的厉害。

他们来回折腾几个月,然后又当了俘虏,俘虏就算是要献俘没有被杀,但也别想吃饱饭……就是防着他们吃饱了闹事。

人乍一饿,可能会暴怒,生气,闹腾。

但饿久了,身体长时间处于饥饿状态的人,但又不会面临饿死,那就完全不同了。

眼前这些垂头丧气的俘虏就是证明。

每天都在挨饿,持续消瘦,没有力气,也没有脾气。

就如同一大群被牧人放牧的羊群,老老实实的跟随着押解人员。

哪怕此时要牵他们去砍头,这帮家伙也没有反抗的心气,更没有反抗的力气了。

贾芸也是站在人群队中。

他是站在武勋官员的靠前方。

原本贾芸是要站在后头的,被冯唐一径给拉了过来。

这也好,省得在后头还得看贾珍的臭脸。

这帮家伙……

天天声色犬马,把脑子都搞坏了。

贾芸已经崭露头角,势必会在这一次献俘大典上大出风头,连冯唐等人都在刻意结交买好。

贾珍却是从头到尾横眼相视,满脸怒色。

搞笑的很。

似是还将自己当贾家一族的族长,而贾芸只是一个不敬尊长的疏宗晚辈。

贾芸倒是听说了,贾珍几次设计贾芸失败,大丢脸面,自己心中一直愀然不乐。

所以贾珍喝酒赌钱的事越发凶了。

贾敬也不理会,并不来管。

诺大宁国府,更是被弄的越发乌烟瘴气起来。

这一次献俘大典,贾赦和贾政好歹没蠢到家,先后请假告病了。

这是明显的事,贾芸这一次注定会风光,他们没理由过来看贾芸出风头。

但按贾家的判断……贾芸落不到太多好儿。

贾家毕竟是顶尖勋贵,消息渠道还是有的。

太上皇对贾芸并不是很满意的消息就是从夏守忠那边传出来的。

很多家勋贵都知道了。

想想也确实不怪太上皇不满。

打大周开国,哪家勋贵子弟这么大胆?

做买卖,做生意,养私兵,其马车能比漕运,长久下去必成第二个漕帮。

甚至比漕帮更危险。

贾芸可是武勋之后,能力远超江湖中人。

叫漕帮的两千人挡三千北虏试试?

骨头渣子都给给扬了!

好在贾芸知机,遣散伙计车夫,京中只留下少数人手。

就算如此,据传太上皇颇为不喜。

觉得贾芸出身贾家,不敬嫡脉尊长,又如此有能为,年龄又小,大用怕是要出事。

朝廷倒不是真的怕了。

现在大周尚处盛世,国力强大,怕一个车行东主?

只是要防微杜渐。

要是功臣子弟纷纷学贾芸,那可就乱了。

好在贾芸谨慎,不给人口实,但太上皇还是不喜。

贾珍是得了这消息,心中得意,恨不得当面嘲讽贾芸一番才好,自是敢怒目相视。

贾赦是眼不见为净,他懒得动弹,有看献俘的功夫不如在家里和小妾喝酒。

贾政也是类似,他对贾芸的崛起简直是痛心疾首,但他人微言轻,朝廷根本没有人听他的,只能请假躲在家里,和清客们喝茶聊天下棋说笑。

也算排解烦闷的心思。

人群熙熙攘攘,看冯唐的不少,羡慕有加。

冯家要复振了。

史家的史鼎兄弟二人就是在其中,两人都是有些羡慕和嫉妒。

他们这侯爵,只有空头名义,没有实职。

天子就是不给他们授官,徒唤奈何?

没有官职,就没有俸禄,也没有额外的补贴和灰色收入。

史家穷困潦倒,多半原因就在于此。

勋贵之家,产业收入是一部份,为官的收入又是一部份。

贾家也是一样。

两代荣国公在世时,有国公俸禄,一年几千两看似不多,但还有节度使和提督京营的俸禄,加一起就超过两万银子了。

加上灰色收入和别人送礼,更有监造海漕的差事。

一年少说超过十万两的收入。

一年挥霍几万两,算得什么?

到贾珍,贾赦,贾政当家,空头将军,一年千把左右的银子,还有贾政五品文官的收入,一年几百两。

除此之外,没了。

年年还是要开销七八万两银子,甚至更多。

当然就是内囊上来了。

先把存银用的差不多,然后就是典当贾母的古董器玩,乃至分私房银子。

没有实际官职的勋贵,多半就是这般窘迫。

史家已经算是收缩开销,连史湘云都得做针线贴补家用。

现在眼看冯唐又是节度使,又是要封侯,估计还会有赐田,史鼎二人嫉妒的眼珠子都红了。

更多的人,包括牛继宗,柳芳在内,都是看向贾芸。

他们不少人都承认自己看走眼了。

这个不被看出的贾家的庶子,一而再,再而三的站在大朝会的舞台中央。

眼下更是献俘大典的主角之一。

对很多人来说,这简直就是神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放弃出轨长公主,改选青梅世家女女帝爱上胖流氓大明:洪武帝的崩溃瞬间太子妃今天又在演我!汉节红楼:混在锦衣卫里财色兼收大明:签到在洪武,我靠嘴炮暴打老朱真命太子:这个皇位是我的三大征开局和万历一起改革大明启龙图:我在敌国当皇夫摄政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