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网

字:
关灯护眼
手机小说网 > 红楼,从文豪开始崛起 > 第164章 危机

第164章 危机

这就使得内府的银子也是捉襟见肘,只能用各种手段来收割一些商家贴补一二。

这样一来,内府名声早就臭不可闻了。

商人可不管皇家是什么苦衷,内府行事不讲究,不可信,这已经形成了共识。

好在贾记已经当众言明,和内府只是暂且合作,此后仍然是贾记自行其事,并不算是内府之下的商行。

这也叫大量商人都是大大的松了口气。

毕竟贾记出现之后,所有人都有一种感觉,生意都是好做了许多。

这是很明显的事。

一是运输效率大幅度增加。

原本要十几二十天时间的货物,现在三五天就到了。

这大幅度增加了货物流转的速度,对工商业的促进有多大不必多言。

在后世有句名言,要想富,先修路。

这句话的核心意义在于,物流流通,还有运输效率。

二来就是运输成本的大幅度下降。

最少下降三成,甚至达到四成。

下降的成本就是上升的利润,这一点所有人都明白。

三来,便是有保货和带回银子的便利。

更进一步促进了商业的繁荣和发展。

贾记虽然只营业了短短几个月,带来的变化却是有心人能看在眼里的。

这也是隆正帝决心帮贾芸把贾家排除在外的根本原因。

也是内府不将贾记直接征召的根本原因。

隆正帝和忠顺王都不傻。

这样重要的商行,好比是下金蛋的金鸡。

贾芸经营工商的本领也远超常人。

内府拿来也经营不好,对北方刚兴起的工商业却是致命的打击。

别说智者不为,智商正常的都应该知道如何选择。

只是要排除一些别有用心之辈。

比如廉亲王,智亲王等人。

他们不是不懂这些道理。

只是在积怨和个人私利之前,他们选择了对自己有利的选择罢了。

也包括吴天佑,还有他身后的文官大佬们。

……

天黑之前,在永定门,西便门,德胜门等诸多城门处,聚集了大量的车辆。

各处车辆,开始向南城的总部一带汇集。

马匹脖间的铃铛发出清脆的响声,加上车夫的吆喝声,还有车轮发出的吱呀声,超过百辆的大型车队,足以造成整个京城的轰动。

何况汇集到一起的车队已经超过了三百辆。

宁国府中,天香楼上,贾家也正进行着一场小型聚会。

贾母面色不愉。

“你们几个有出息了?”眼前没有外人,宝玉和黛玉,宝钗,湘云,探春等人都在另外的房间里。

贾母盛怒而来,却带着这些小辈,又不叫他们旁听,用意很明显。

鄣显自己老祖宗的地位,明着要敲打贾赦,贾政,贾珍几个,却又给他们稍留体面。

也算是拿捏的相当准确了。

贾赦面色难看,贾政垂首不语,贾珍下跪请罪,也是垂头丧气。

这一次,又是丢人现眼,丢人丢到姥姥家了。

出宫时,贾家几个都是极为狼狈。

甚至他们看到,镇国公,修国公,理国公等各府都面露讥讽之色。

只有王家的王子胜凑过来,说了几句愤愤不平的安慰话。

毕竟王家此时也是感受到了不小的危机。

皇帝要扶持贾芸的态度相当明显了。

贾家再出一个主心骨,旧部如何抉择?

而被扶持出来代表贾家的王家,肯定是第一时间被贾家旧部所抛弃。

虽然现在贾芸走的是文人和商人的路子。

但这一次很明显要立下军功了。

统筹运输,补给军需,这也是军功!

也代表能力!

为名将者,固然有不少是能洞察敌情,料敌为先,将兵十万,如臂使指。

或是有绝世猛将,所谓王不过项,将不过李,还有明初常遇春之流,都是敢打敢拼,能以一人之力扞动敌军阵脚的无敌勇将。

贾芸肯定不会走这种路子。

但将略之路,可以走。

统帅层面的名将,不外乎是选择。

将将之道,就是用人。

就是管理。

平时的管理,军中的资粮,军需,人才,管理之道,先在用人。

贾芸的崛起经历说明,他最少懂用人。

懂用人,就成了一半。

然后在工商业上的成就,说明其聪明和擅长管理。

而运输物流,又说明擅长统筹规划。

如果这一次运送军粮成功……

贾芸以军功封爵,他在军中掌兵的渠道就打开了。

任是谁也没资格说一声贾芸不能统兵。

他不能,你能?

你有什么成绩和贾芸比?

也正因如此,不仅是王家不安,贾家这几个总算没有蠢到家,体悟到皇帝用心之后,一个个都如堕冰窖!

贾家现在的尊荣,地位,和几个将军爵位没有半毛钱的关系!

来源何处,他们自己也清楚。

就是贾家几代人在军中的威望和潜实力。

现在受贾家上代旧恩的节度使都还有好几个,大量中高层军官最少有过百人都是曾经贾代善和贾代化的旧部。

其能影响的军中势力极为庞大!

可以说,军中影响力,这才是贾家保持开国武勋第一家族的真正底牌。

就如北静王水溶,为什么以郡王之尊对贾家那么折节下交?

讲旧交情?

骗鬼呢。

主要原因当然是要拉拢贾家,使贾家一直站在义忠亲王一边。

很多细节都说明了这一点。

这个地位一旦失去,贾家和普通的破落勋贵就毫无区别了!

准确的说……

是贾家嫡脉和普通破落户没区别了!

代之而起的就是贾芸,他们瞧不起的疏宗庶子!

贾母是最早感受到危机的,也是她不顾一切前来宁国府的原因所在。

也是能将这些不肖子弟召到荣禧堂,但宁府居长,事关嫡脉兴衰,贾母还是要到宁国府这边来商议。

这老太太,大事大方向掌握不好,细节上倒是不出差池。

“老太太,是我们的错,此事没有考虑清楚……”

贾珍跪着,一脸惭愧,眼眸中也有着刻骨怨毒。

没有贾芸,就不会有现在的一切!

贾珍现在就是恨不得贾芸去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大明:签到在洪武,我靠嘴炮暴打老朱大明:洪武帝的崩溃瞬间红楼:混在锦衣卫里财色兼收真命太子:这个皇位是我的三大征开局和万历一起改革大明太子妃今天又在演我!放弃出轨长公主,改选青梅世家女女帝爱上胖流氓汉节启龙图:我在敌国当皇夫摄政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