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网

字:
关灯护眼
手机小说网 > 红楼,从文豪开始崛起 > 第161章 转折

第161章 转折

“着宣勋卫,绣衣卫指挥贾芸陛见。”

声透九重,传向宫外。

接着在众人眼光前,在午门外等候的贾芸,也是大步走向皇极殿。

贾赦,贾政,贾珍愕然回首。

这不对啊!

吴天佑不是说好了,他们上奏交出车行即可。

户部直接同贾芸打交道。

反正有旨意,有大义,不怕贾芸不从。

怎么又宣了贾芸?

他们倒不是怕尴尬,贾政迂腐,不觉得这事有错。

贾赦皮厚,贾珍心黑。

三人都不觉得面对贾芸有什么难堪之处。

只是害怕事情会出变故。

四人是一起宣召,所以到殿门前时,贾赦几个被迫停了一会。

等贾芸上来,也只是似笑非笑的看了这三人一眼。

三个可怜虫。

今天又要丢人现眼了。

贾家主宗嫡脉真是风水不利啊。

贾源,贾演之后,贾代善,贾代化都是一时人杰。

就算当年的庶出诸子也都不差。

最差劲的贾代孺也是个积年老儒,身上好歹有个举人功名。

再下一代就不行了。

好歹还有贾敬中个进士,也是人中龙凤了。

以大周的识字率和科考难度来说,进士绝对是贾敬的人生高光时刻。

可惜跟错了人又死不悔改,自毁前程。

再下来,贾赦,贾政,贾珍,贾琏……

都是一群猪。

当了猪,偏又没有当猪的觉悟。

时不时的想如马一样跳跃,那只能跌个狗吃屎,丑态百出,成为别人的笑柄。

贾家这几个,今天又要丢人了。

……

贾芸和贾家几个,一并进入大殿。

这一次长揖一礼就行。

刚刚都兴拜过了。

隆正帝脸色平静,甚至有点似笑非笑的感觉。

这和众人想象的皇帝面色沉凝不同。

大敌当前,大朝会召开,皇帝应该非常苦恼才是。

但是看隆正帝的模样,似乎是刚解决了一个大难题,虽然还是眉头紧皱,但并未显露紧张之色。

“尔等免礼,平身。”

皇帝的声音也颇为平稳,镇静。

“臣谢恩。”

四人再次长揖躬身谢过天恩,这一次就直接直起腰身。

当然,还是不能昂首挺胸。

要略微含胸,垂首。

“尔贾赦,贾政,贾珍奏事,愿献上贾记车行与户部,统筹往蓟镇运粮,可否?”

贾赦三人忙又躬身,参差不齐的答道:“回奏陛下,确有此事。”

隆正帝大有深意的看了这三人一眼。

嘴角扯动了几下。

似乎是在忍笑。

皇帝到底忍住了,似乎是在沉吟。

对贾家三人来说,这点时间就显得太长了,令三人有些摸不着头脑。

须臾过后,隆正帝张嘴道:“所请不允,此事不必多提。尔三人虽有报效朝廷社稷之心,但也要分清是自家产业还是他人产业。贾芸虽出身贾家,却早就出族别居,族长也不能肆意处置族人产业,此事不可再有下一次了。”

贾赦,贾政,贾珍三人如被雷击。

这算怎么回事?

之前是天子回护贾芸,强行领贾家收回驱贾芸出族的决定。

现在又是当面点明,贾芸虽是贾家族人,但其曾祖父辈就分家另过了。

贾芸的产业,和贾家主宗嫡脉无关!

天子一语,金口玉言!

此后,别说外人,就是贾赦,贾政,贾珍这几个长辈也没资格拿族产来说事!

贾芸的,就是贾芸的!

你们没资格越俎代庖!

皇帝回护贾芸,到这种地步了?

不至于啊!

难道不要贾记车行运粮到前线?

饶是知道不妥,贾赦和贾珍还是忍不住偷眼去看吴天佑……

吴天佑看到贾家这几个转头看过来,顿时就是面色铁青。

恨不得过去将这几个乱刀砍死算了!

见过蠢的,没见过这么蠢的!

一旁的户部尚书,右侍郎等人面露微笑。

接着不远处赵国公田铎也是莞尔。

还有不少勋贵,高官,都是忍不住失笑。

贾代善当年何等英雄,贾代化也不差,怎么就生出这么一群猪狗后代啊。

既然暴露了,吴天佑也只能将心一横,迈步出来奏道:“陛下,军情紧急,当务之急还是要送粮至蓟镇,三屯营,遵化,玉田,蓟州,喜峰口,粮食缺口最少二十万石,若户部和兵部征调民夫,最少需要二十万人,五十万石粮,才能在最短时间内送粮过去。如此,耗时费力,事倍功半。若能征调贾记车行,则事半功倍,请陛下详查。”

一番话说的公忠体国,正气凛然。

不少不明就里的大臣也是纷纷点头称是。

确实如此。

贾记车行的运输能力早就深入人心,所有人都知道,贾环的车队论运输能力,能把大周的户部和地方官府甩开一百条街。

就如吴天佑说的那样,要是送二十万石粮到前线,最少得准备二十万壮丁,由各府,县,紧急征发徭役。

然后这些壮丁用独轮小车和扁担当挑夫,将粮食送到前线。

从京城到喜峰口,经遵化,抵三屯营的线路有三四百里远,虽说道路条件不差,但还得从南边各府县征发人手。

这就又上去二百里路。

六百里路,这些民夫一天最多走三四十里。

挑着二百斤的重物,能走这个距离就是打宽了算的,正常一天走二十里就不错了。

这些民夫也要吃东西,也就是说要算上民夫十几天的粮食消耗。

如果用骡马,还要算上马草豆料。

这一算不得了,时间,物资消耗都是成倍增加。

而如果用贾记车行的重型马车,一车拉五十石,千辆大车就是五万石多,加上超两千辆的轻型马车,一车也能拉二十多石,车队一次出发,三天之内就能把十万石的补给送到位。

再多跑几趟,不超十天功夫,二十万石粮和不少军需补给都能补给到位。

军情紧急,虏情如火。

按军事角度,国家社稷角度,隆正帝这么回护贾芸,诚属不智。

最不济也要征调车行,事后给一些运费便是。

吴天佑估计,皇帝应该是做的如此打算。

这肯定没有户部征调,统筹管理更好!

哪怕事实恰恰相反,他也得坚持这个说法。

不然的话,这一次户部要和贾家一起出乖露丑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大明:洪武帝的崩溃瞬间乱世帝匪大明:签到在洪武,我靠嘴炮暴打老朱启龙图:我在敌国当皇夫摄政王真命太子:这个皇位是我的女帝爱上胖流氓红楼:混在锦衣卫里财色兼收汉节放弃出轨长公主,改选青梅世家女太子妃今天又在演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