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网

字:
关灯护眼
手机小说网 > 红楼,从文豪开始崛起 > 第112章 窥探天颜

第112章 窥探天颜

至于“剑履上殿”,目前只有赵国公田铎有这个体面。

还有“赞拜不名”。

但“录尚书事”,“拜大将军”,“如萧何故事”,这些殊荣,大周自开国以来并无人获得。

哪怕是当年的四王,还有贾源,贾演两位老国公。

急趋向前,俯首躬身,下拜。

整套流程,一丝不苟。

“卿且起。”

金台上方,传来皇帝的声音。

还好,中气颇足,带有金石之音,很明显是严肃刚毅的性格。

贾芸依言起身。

仍是垂首,但眼角余光,还是能看到天子。

这也算大胆了。

很多中下层的官员,朝会多次,要么太远,要么不敢抬头。

天子什么模样都不知道。

崇祯末年到南明弘光初,有着名的假太子案。

有南逃少年,说是太子朱慈烺。

结果见过太子的官员寥寥无几。

当年的东宫讲学官员,要么没有南下,要么死了,居然找不到能证明的。

崇祯帝不至于此。

但要说官员不认识万历,更不稀奇。

万历御极几十年,除了开头的十几年,其后三十年几乎没召过朝会,没见过大臣。

别说普通官员,就算内阁大学士,见皇帝的次数一巴掌都数的过来。

成化帝也是一样。

很少召见官员,内阁大学士多年不见皇帝,成化帝偶尔召见,御前奏对时几个大学士都汗出如浆,诺诺不能言。

最后君臣相顾无言,场面极其尴尬。

首辅大学士万安只能高呼万岁,然后退出。

得了个“万岁阁老”的浑名。

明朝皇帝也真是有意思,朱元璋是古今第一勤政,朱棣是武将型皇帝,整个就是闲不住。

到了明英宗之后,从成化帝开始,世宗也不开朝会,穆宗号称后宫小蜜蜂,万历缩在内宫不见人,光宗刚继位就夜御十女,把自己搞死了。

天启木匠达人,崇祯正常点,但本身的能力不足,同时也是积重难返了。

大周算是汲取了教训。

大朝会一年几次,常朝除了少数节庆假日外也是天天有。

从皇子时期,每天都要勤学,上午学经义,下午学弓马骑射。

以免养成废人。

成年皇子要历练,料理政务,以此展现才华,争取入继大统的机会。

隆正帝就是在皇子时期,先管内府,后来管理户部,兵部,充分展现了料理政务的能力,这才在义忠老亲王坏事之后被选中。

最少,此时坐在金台上的皇帝是个经过千锤百炼的中上之主。

与此同时,隆正帝也是打量着贾芸。

这位九五至尊也是轻轻点头。

此子,不俗。

身高,相貌,气质,神态都是上上之选。

在没有召见贾芸之前,还有不少人对贾芸的年龄心存疑虑。

这少年太小了,如何有这么广博的知识储备和深远的眼光见解?

又如何有那么大的胆魄,敢把王朝周期论和天时人口论登在报纸上?

甚至惊动了大周天子,两次敲响景阳钟召集群体商讨贾芸的文章……自大周开国至今,尚无人有与贾芸相同的待遇。

只能说这少年,委实是胆大包天。

就贾芸此时偷瞄天子的胆魄,也不是一般少年人能有的。

一般人从进端门开始就觉得压抑,过了午门,攀上高高的汉白玉石基,进入比普通人家大堂宽和高过百倍的大殿,还有那一路的禁军,宦官,官员……基本上到这时,都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了。

哪还有心思和胆魄去偷瞄天颜?

隆正帝原本紧绷的心思突然放松下来,脸上也露出笑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明末: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我穿越来有八十万王军不过分启龙图:我在敌国当皇夫摄政王老陈家祖地冒烟出状元了从抗战到远征,谁敢反对大明:签到在洪武,我靠嘴炮暴打老朱三大征开局和万历一起改革大明真命太子:这个皇位是我的红楼:混在锦衣卫里财色兼收太子妃今天又在演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