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竭尽全力、费尽心思地当上工部侍郎的武则天,突然听到李治说出这样一句话,她不禁惊愕得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看着李治,满脸都是疑惑和震惊。
过了好一会儿,她才回过神来,结结巴巴地对李治说道:“陛下……您……您是想要让微臣去做封地的国君吗?”她的声音中充满了不确定和疑惑,仿佛完全没有预料到李治会有这样的想法。
李治面带微笑,温柔地看着武则天,他的目光中透露出对她的信任和赞赏。他缓缓地说道:“是啊,武侍郎。大唐的版图实在是太过辽阔了,朝廷对于边疆地区的掌控力难免会有所减弱。
而对于那些新征服的国土,我们不能急于求成,只能慢慢地进行教化和治理。派遣皇族去当地担任国君,是一个必然的选择。”
李治稍稍停顿了一下,接着说道:“虽然你这一世没有进入宫廷,但朕深知你的才华和能力。朕相信,以你的智慧和决断力,一定能够胜任这个重要的职务,为大唐的繁荣稳定做出贡献。”
武则天静静地听着李治的话,她的目光始终落在李治微笑的脸上。
最后,她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定了定神,同样回给李治一个淡淡的微笑,说道:“既然陛下如此信任微臣,微臣定当不辱使命,遵旨便是。”
开元年间
弘文馆
开元年间,长安的天空湛蓝如宝石,阳光温柔地洒在大街小巷。
杜家府邸依然人声鼎沸,热闹非凡。杜甫身着一袭淡蓝色长衫,衣袂飘飘,仿佛与天空融为一体。
他的头上戴着一顶精致的玉冠,玉冠上的雕刻工艺细腻入微,更衬得他面如冠玉,气宇轩昂。
杜甫的眉眼间透着贵族子弟特有的潇洒与灵动,嘴角总是挂着一抹淡淡的笑容,让人如沐春风,正是个无忧无虑的贵族小公子。
在一群家丁的簇拥下,杜甫迈着轻松的步伐,穿过府邸的重重回廊,朝着弘文馆的方向走去。阳光洒在他身上,将他的身影拉得长长的,仿佛他就是这个世界的中心。
而此时的诗坛,李白已经如同一颗璀璨的星辰,闪耀着万丈光芒。他的诗篇如同一股清泉,流淌在人们的心田,滋润着人们的灵魂。
这一世的杜甫,是被李隆基亲自送去弘文馆的。他与李白一同学习,朝夕相处,两人之间的情分自然比之历史上要深厚得多。李白也非常喜欢这个总是跟在他身后打转,满眼敬仰崇拜的小弟弟,对他多有照顾。
这一天,阳光明媚,风和日丽。杜甫和李白漫步于长安的酒肆之间,感受着这座繁华都市的喧嚣与热闹。
李白身姿飘逸,脚步轻快,仿佛他不是走在人间,而是漫步于云端。杜甫则亦步亦趋地跟在他身后,眼神里充满了对李白的崇拜之情。
酒肆中酒香四溢,让人闻之陶醉。李白豪情万丈,端起酒碗,仰头一饮而尽,然后高声吟诵起自己的诗篇。那诗句如汹涌的江水,磅礴而豪迈,引得旁人纷纷侧目,惊叹不已。
杜甫站在一旁,全神贯注地聆听着李白吟诗。他的眼睛紧紧盯着李白,仿佛被那抑扬顿挫的诗句所吸引,完全沉浸在其中。
时而,杜甫会微微点头,表示对李白诗句的赞赏和认同;时而,他又会眉头微皱,似乎在思考着诗句中的深意。
当李白的诗兴稍作停歇时,杜甫终于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他迈着轻盈而又有些紧张的步伐,缓缓地走到李白面前。
杜甫深吸一口气,让自己的声音尽量平稳一些,然后说道:“太白先生,您的诗真是让晚辈大开眼界啊!”
李白听到杜甫的称赞,脸上露出了爽朗的笑容。他转过身来,看着杜甫,眼中透露出一丝亲切和鼓励。
李白轻轻地拍了拍杜甫的肩膀,说道:“杜小公子啊,你年纪轻轻,却有如此好学之心,实在难得。只要你勤奋读书,日后必定能有所作为。”
杜甫听了李白的话,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用力地点了点头,目光坚定地看着李白,似乎在向他承诺自己一定会努力学习。
夕阳渐渐西沉,余晖如金色的纱幔般洒在他们身上,映照出两个长长的影子。一个影子潇洒不羁,那是李白的身影;另一个影子则显得有些谦恭,那是杜甫的身影。
在这开元的美好时光里,一青年一少年,一个才华横溢,一个虚心好学,他们的相遇仿佛是命中注定。这段佳话,也将随着时光的流转,被人们传颂千古。
另外一边
朝堂之上,风云变幻,暗流涌动。元稹与白居易并肩而立,目光坚定地望向那金銮殿的方向。
周围朝臣们来来往往,或神色匆匆,或交头接耳,可他们二人却仿若置身于另一个世界,彼此心意相通。
元稹微微侧身,压低声音对白居易说道:“乐天,这朝廷之路艰难重重,可咱们不能退缩。”他的眼中闪烁着炽热的光芒,仿佛燃烧的火焰。
白居易轻轻点头,回望着元稹,目光中满是信任与鼓励,“微之,我明白。咱们自相识以来,便以天下为己任,如今身处朝堂,更当坚守初心,为百姓谋福祉。”
此时,一阵凉风拂过,吹动了他们的衣袂。元稹握紧了拳头,语气激昂:“哪怕前方荆棘满布,我等也要披荆斩棘,为这太平盛世添砖加瓦。”
白居易拍了拍元稹的肩膀,坚定地说:“有你我携手同行,何惧艰难险阻。咱们相互扶持,定能在这朝堂之上有所作为。”
二人相视一笑,那笑容中饱含着对彼此的期许与鼓励。在这看似冰冷的朝廷之中,他们的情谊如同温暖的火种,照亮了彼此前行的道路。
随后,他们挺直了腰板,迈着坚定的步伐,朝着那未知却充满挑战的朝堂之路走去。
更何况这一世,他们的身后站着的是皇帝,那个不想被太宗陛下暴打的李隆基。他们的路无疑会变得更加的顺利。
————————————
题外话:
唐朝呢,只能写到这里了。把李白杜甫,元稹白居易这两对着名的诗人写完了。这唐朝后记就是写完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