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网

字:
关灯护眼
手机小说网 > 历史盘点:始皇陛下赢麻了 > 第32章 清谈会(二)

第32章 清谈会(二)

今日的金榜比以往都要大上许多,仿佛它也知道今天将有大事发生一般。突然,一阵古朴而悠扬的钟声响起,这钟声犹如洪钟大吕,响彻云霄,吸引了历朝历代所有人的目光。

当人们的视线集中到金榜上时,他们惊讶地发现,金榜上竟然出现了三位儒生打扮的老者。这三位老者气质高雅,仙风道骨,让人不禁心生敬畏之情。

尤其是儒家之人,看到这三位老者后,更是有些愣神。他们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看着金榜上的三人,仿佛见到了传说中的仙人一般。

而金榜似乎也很贴心,它不仅将这三位老者的形象展示得清清楚楚,还特意将他们的身份都给标了出来。原来,这三位老者竟然是儒家的先贤!

“噗!”

正在喝茶的李世民看到这一幕,突然一口茶喷了出来。他目瞪口呆地看着金榜上的三人,满脸都是惊愕和难以置信的表情。

过了好一会儿,李世民才回过神来,喃喃自语道:“萧娘子这是从时间长河里面把儒家先贤都给捞出来了啊!”

他转念一想,随即露出了一个了然的笑意:“那些腐儒这下可惨了,估计得被孔夫子狠狠地打一顿了!”

淳熙年间

朱熹站在那,双手颤抖着抚着自己花白的胡子,眼神中满是惶恐与无奈。

脑海中不断浮现出即将到来的儒家清谈会,每一个细节都像针一般刺痛着他。他心中第一次如此强烈地希望自己别被选上。

要是真在清谈会上被孔子打了,那可就彻底完了。想象着孔子那威严的面容,深邃的目光,自己若是在观点上与之相左,那后果不堪设想。

在儒家的传承里,孔子是至高无上的存在,要是触怒了他,自己多年来苦心经营的学术声誉将毁于一旦,毕生心血付诸东流。

随着选拔的日子临近,朱熹越发焦虑。他整日在书房中徘徊,看着满架的书籍,却无心研读。夜晚,他辗转反侧,难以入眠,梦中全是清谈会上被孔子斥责的场景。

终于到了选拔公布的日子,朱熹怀着忐忑的心情看向金榜。当他的目光扫到自己的名字不在金榜名单上时,如释重负,双腿一软差点跌坐在地。

他长舒一口气,紧绷的神经瞬间放松下来,心中默念着:“幸哉,幸哉。”随后,他迈着轻快的步伐回到家中,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

只是他却没看到他的名字悄然浮上了金榜。他挨打是一定的了。

明朝

洪武年间

宋濂呆呆地望着那高高挂起的金榜,自己的名字赫然在列。周围是一片喧闹的庆贺声,可他却仿若置身于另一个世界,思绪飘远。

他下意识地摇了摇头,脑海中浮现出孔夫子的形象。心想,孔夫子或许打不到他吧。他清楚自己虽在学术之路上不断探索,却从未想过要背离儒家的根本。

儒家学说在岁月的长河中不断发展、演变,并非是他刻意要去改变,只是时代在变,人们对学问的理解和需求也在变。

他回想起这些年日夜苦读的时光,寒夜中在昏黄的灯光下翻阅古籍,为了一个学术观点与同窗争论得面红耳赤。

他所做的一切,不过是想让儒家学说在当下焕发出新的生机,更好地为社会所用。

“这是一个机会,很好的机会”他喃喃自语说道。

——————————————分割线

儒家清谈会

在一座古朴而典雅的庭院中,几张古朴的桌椅摆放得整整齐齐。庭院的正中央,孔子身着一袭长袍,面容和蔼可亲,他端立于首位,宛如一座沉稳的山岳。

荀子气宇轩昂,他的目光如炬,眼神中透露出一种自信和豪迈;孟子则神情沉稳,若有所思,仿佛对世间万物都有着深刻的洞察。

而在庭院的一角,一些后世的腐儒则显得有些局促不安,他们缩在一旁,眼神闪烁,似乎对这场论道心怀敬畏。

论道正式开始,孔子率先开口,他的声音平和而有力,仿佛蕴含着无尽的智慧:“吾倡导仁礼,以仁存心,以礼行事,如此方能使社会秩序井然。”

孟子紧接着说道:“人性本善,当养吾浩然之气,施仁政而王天下。”他的话语激昂慷慨,充满了激情和自信。

荀子轻抚着自己的胡须,缓缓说道:“人性有恶,需以礼义法度加以约束,方可为善。”他的观点与孟子略有不同,但同样深邃而独到。

几位后世的腐儒听完孔子的话后,其中一人突然尖着嗓子叫了起来,声音又高又细,仿佛能刺破人的耳膜:

“吾等以为,谨遵古训,循规蹈矩便是大道!”

他的语气坚定,似乎对自己的观点深信不疑,而且还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口吻,仿佛他说的就是绝对的真理。

孔子听到这话,微微皱起了眉头。他本是个极有耐心的人,但面对这样顽固不化的态度,也不禁有些无奈。

他深吸一口气,然后缓缓说道:“古训固然应当传承,但亦需结合当下之实际,灵活运用,方能有所创新,有所发展。”

他的声音温和而坚定,试图用理性的分析来说服这些腐儒。

然而,那位腐儒却完全不为所动,他依旧固执己见,甚至还摇头晃脑地强调:“祖宗之法不可变,此乃千古不变之理!”

他的态度愈发强硬,似乎根本不愿意接受任何与他观点相悖的意见。

孟子在一旁看着,心中的怒火渐渐升腾起来。再温和的脾气在看到这些顽固不化的腐儒时都忍不住生气。

孟子提高音量说道:“因循守旧,不思革新,何以救民于水火,安天下百姓?”他的声音铿锵有力,充满了激情和正义感。

孟子的话如同一把利剑,直刺那些腐儒们的心脏。他们的脸色瞬间涨得通红,显然被孟子的话激怒了,但却仍然强词夺理,不肯认输。

就在双方僵持不下的时候,荀子站在一旁,眼神平静地看着那些激烈争论的人。他一直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地观察着局势的发展。

终于,他缓缓开口说道:“若一味地拘泥于陈旧的规矩,而不懂得观察时代的变化和趋势,恐怕是难以成就大事的。”

他的声音不大,却如同一记重锤,敲在了每个人的心上。

然而,那些腐儒们却对荀子的话语置若罔闻,他们依旧在那里喋喋不休地争论着,其言辞空洞无物,仅仅是一味地引经据典,却全然没有丝毫实际的见解和观点。

孔子、孟子和荀子三人对视一眼,彼此的目光交汇之处,都流露出一丝无奈和失望。

他们微微摇头,似乎已经对这些腐儒们的固执和无知感到无比厌倦,决定不再与他们进行这种毫无意义的争辩。

就在这一刹那间,三人仿佛心有灵犀一般,不约而同地默默取出了各自手中的重剑。那剑身闪烁着令人胆寒的寒光,仿佛在默默地诉说着他们内心深处的愤怒。

他们毫不犹豫地举起那沉重的剑身,然后猛地一挥,狠狠地抽打在那些腐儒们的背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顶级影帝的追妻法则取消我高考,我无限回档逼疯系统穿越之异空飘零我在古代捡了个童养夫男尊女贵女子的生活贵女拒当吸血包,寒门白眼狼急疯了美人鱼记成为师姐心魔之后穿越之我成了古代极品老头入梦撩拨!疯批老祖眼红失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