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都督,你怎么来京城了呀?”王承恩的马车停在了王尘旁边,他的人骨碌一声就跳了下来。
“这京城,我王尘来不得?”王尘笑容灿烂的问道。
王承恩连忙摆手赔笑道:“不不不,都督可以来,当然可以来……”
“行了,我来告诉你,本督此次上京确实有事,但并不是来找皇上的。”王尘见王承恩着急的样子有点好笑。
“不是来找皇上的?”王承恩更是搞不懂了,那王尘上京来干什么。
“是的,王公公,你可知道《永乐大典》在哪里?我想找来看看!”原来王尘上京的目的就是这个呀。
王承恩倒是大吃一惊,《永乐大典》写成以后起初是放在南京文渊阁的,后来又随朱棣一起迁到了北京。
嘉靖时期,为了怕永乐大典原稿损坏,便又重新抄录了一套,但随着时间推移,原稿早就已经下落不明。
“王都督想看《永乐大典》当然没有问题,这等小事还需要你亲自过来吗?派人来说一声就好了嘛……”王承恩还有点不太相信,真就只为了这么一点小事?
“这可不是小事,我必须要自己亲来!”王尘正色回答,接着他趁人不备之时,悄悄将什么东西塞进了王承恩的衣袖里。
“都督,你这是何意呀……”王承恩假装惊呼,他心中岂会不知,王尘塞给他的定是银票。
“一点小意思,我最近在辽东和东瀛赚了不少钱,对了王公公,京师附近的流民现在少一些没有?”王尘突然转移话题问道。
王承恩收了钱,脸上立即挂起了一副恭维的笑容,听到王尘的问题他立即答道:“比以前确实少了些,但这年成你也看见了,北方还在大旱呀……”
王尘也是忧心忡忡地点点头,接着开始说重点了:“我此次上京除了想借阅《永乐大典》以外,还有一事,便是想替圣上分忧,带一些流民走!”
“真的?”王承恩再一次惊呆了,还有这么好的事?朝中大臣一听到流民,个个都吓得唯恐躲避不及,这王尘居然还千里迢迢的来京城要流民?
“公公你看我像是在开玩笑的样子吗?”王尘一脸严肃的问他。
“好,都督大人你且稍等,容我去向皇上禀报后再来回复你!”王承恩心里也激动不已,如果能将京城内外十万流民带走哪怕一半,京城的压力都会减轻不少。
果然不出王承恩所料,当崇祯听到王尘想带流民走的意思后,先是一脸的呆滞,天底下还有此等傻子?接着迅速展颜笑出声来!
像他这种傻子再多来几个又何妨?大明就是缺少傻子呀。
“可以,朕同意了他的请求,《永乐大典》也给他安排上,让他将所需的几卷抄录回去也行。”这一次崇祯意外的十分配合王尘。
“那皇上,你要不要见一下王都督呢?”事情办完,王承恩临走前多嘴问了一句。
“见他?”崇祯沉默了片刻,终是摇了摇头只道:“见了面反而无话可说,你就替朕去接待他便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