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苏府后花园里,三岁的苏绾晴正踮着脚尖往青石板上洒小米。
春日暖阳透过琉璃窗,在她鸦羽般的睫毛上镀了层金边。
小丫头生得玉雪可爱,眼尾微微上挑的弧度像极了姚飞雪。
偏生瞳仁又继承了苏辰安的琥珀色,日光下流转着蜜糖般的光泽。
此刻她抿着花瓣似的唇,专注地盯着石板缝隙,忽然眼睛一亮:"哥哥快看!蚂蚁排队了!"
比她早半刻出生的苏砚舟立刻抛下木剑跑来。
小男孩鼻尖还沾着泥,可那张小脸已初现俊秀轮廓,尤其眉峰斜飞的模样,活脱脱是苏辰安的翻版。
"哪里是排队?"砚舟蹲下研究片刻,"明明是在搬晴姐儿撒的米!"
"才不是!"绾晴鼓起腮帮,"昨日嬷嬷说,蚂蚁列队是要下雨。"
两个团子正争得热闹,忽然被一道影子笼罩。
苏辰安拎着公文信步走来,玄色官袍下摆立刻被四只小爪子揪住。
"爹爹评理!"
"父亲说谁对!"
苏辰安顺势坐在石凳上,饶有兴致地听完两个截然不同的结论。
绾晴认为蚂蚁列队是天象预警,砚舟坚持是觅食使然。
"晴儿可记得上月暴雨前,蚂蚁如何行动?"他指尖轻点女儿眉心。
小丫头掰着手指回忆:"排成长龙...往树上爬..."
"舟儿数数今日搬了多少粒米?"
男孩立刻伏地清点:"十七、十八..."
"若只为觅食,为何要排兵布阵?
若为避雨,怎会冒险离巢?"苏辰安折下两截柳枝,"就像这柳条,工匠见其柔韧,诗人叹其伤春——"
他将枝条分别递给儿女,"对错重要,还是看懂不同重要?"
砚舟盯着柳枝若有所思,绾晴却忽然展颜:"就像哥哥爱骑竹马,晴儿爱喂兔子,都好玩!"
此时垂花门外传来洪亮笑声,苏宝成拎着个虎头虎脑的胖娃娃跨进院门。
小胖子身着金线绣的锦袄,腕上金镯叮当,活脱脱个行走的元宝。
"师兄!快让我家这臭小子认认媳妇儿!"
苏宝成把儿子往石凳上一墩,惊飞几只啄米的雀儿。
绾晴好奇地凑近,身上桂花香囊晃呀晃。
小酱总吸吸鼻子,"哇"地哭出声:"爹!仙子!怕!"
众人愕然。
原来绾晴今日发间别着姚飞雪给的琉璃蝴蝶簪,阳光折射出七彩光晕,在小胖子眼里成了精怪。
苏宝成老脸通红:"这小子!昨夜非要听《西游记》,现看谁都像妖精!"
正闹着,早已成为彼此好友的崔青玄携妻儿来访。
他家小子年方四岁,已能握着小楷笔誊写《千字文》,此刻正捧着自制竹筒望远镜研究蚂蚁。
"晴妹妹,"小书生一本正经道,"《齐民要术》有载,蚂蚁列队实为..."
"要下雨!"绾晴突然指着天际。但见西北角飘来一抹阴云,转眼间春雨淅沥而下。
众人忙往廊下避雨,独留小酱总对着石桌上湿漉漉的米粒发呆。
忽然眼睛一亮,胖手指着水洼:"鱼!爹!有鱼!"
苏宝成定睛一看,原是琉璃瓦映在水中的流光。
正要训斥,却见绾晴撑了柄荷叶伞蹲到小胖子身旁:"这是彩虹鱼,只在雨天现形哦。"
小酱总破涕为笑,从此逢人便吹嘘见过仙鱼。
雨幕中又闯进个红衣小囡,乃是张明轩家的掌上明珠。
三岁的张鸾歌继承其父武学天赋,手持桃木剑耍得虎虎生风,此刻正追着崔家小书生比划。
"看招!云雁回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