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居正听的无比认真。
说白了,所谓的考成法,大概相当于如今的绩效考核制度。
其核心为通过内阁控制六科,再由六科控制六部,最终使内阁成为改革的中枢,控制了从朝廷到地方的各级行政机构。
具体操作方式是,六部与督查院以月为单位,将各级官员职责范围内的事务。
综合事情缓急与路程远近等因素后,限定一定期限,并登记在册,一式三份,分别留于监督、送至六科、送与内阁。
在逐级监督之下,完成一件消除一件,没有完成就要追责。
以张居正的聪明智慧,听完后迅速理解了其中的关键所在,忍不住击节而赞。
“妙!妙啊,如此一来,朝堂的各级官员各司其职,必会尽心尽力。”
张居正非常清楚,眼下朝廷的官场已经烂成了什么样子,虽然严党倒下来,但依旧争斗不休。
官员们的办事效率极其低下,特别是京城以外的官员尤其如此,百姓们有理无处说,有冤无处诉。
朝廷的法令政策无人落实,或者是做做样子,他们只有在给自己争取利益时才会如狼似虎。
考成法一出,就等于朝廷持着棍棒逼着他们做事,谁做的不好就要受罚。
至于反抗?不好意思,三条腿的蛤蟆不好找,两条腿的当官人选可有的是。
“张大人,大概情况就是如此了,下面再说说一条鞭法。”
张居正收起兴奋,脸色严肃,马上看向夏炎。
他很清楚,自己将来能够名垂青史,获得那么高的地位,一条鞭法功不可没。
一条鞭法概括来说,就是把各州县的田赋、徭役以及其他杂征总为一条。
合并征收银两,按亩折算缴纳。
这样大大简化了税制,方便征收税款。同时使地方官员难于作弊,进而增加财政收入。
最初由桂萼在“变声徭役”的奏疏中首次提出,后由户部尚书梁材归总。
嘉靖十年,御史傅汉臣将这种通计一省丁粮,均派一省徭役”的方法称为“一条编法”。
一直到张居正入主内阁后,将之进一步完善归纳,成为了著名的“一条鞭法。”
夏炎所说的,都是后世史料记载,所以张居正听的非常认真,并且感觉极深。
有些内容,他甚至觉的有些似曾相识。
听完后,张居正陷入了久久的沉默,而后再次照着夏炎拱手一拜。
满脸诚心的询问。
“先生,不知一条鞭法可否挽救了我大明的命运?是否还有改进之处?”
如此好的一个请教机会,张居正自然不会错过。
“在一定程度上,的确是救了大明,在你病逝之后,你被万历皇帝彻底清算,此法也就没有进一步推进下去的动力了。”
张居正瞪大双眼,一时呆住,“清算”这两个字,就像是一把大锤敲在他心头。
自己立下了这么大功劳,为什么还会被清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