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明初的那般淮西勋贵基本都是武将,没几个有家学渊源的,他们的孩子文化水平自然也高不到哪里去。
而且这帮家伙,常常借着踏青或者诗会的名义,动用个人手段从教坊司找小姐陪玩。
又或者勾搭别家的千金小姐,当然不是真心做学问。
况且水平本来就有限,徐妙锦当然看不上他们。
可看不上他们,徐妙锦便没了玩伴或者可以交流学问诗词的人。
久而久之,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竟然学会男扮女装跑出去参加民间的诗会。
更有甚者,就比如上次,直接跑去参加秦楼楚馆的“开幕典礼”去了。
因为一般自诩高档的秦楼楚馆,开业的时候都会找些文人来比试诗词,作为噱头和宣传手段。
于是乎,就遇上了第一次当文抄公的王安。
原本徐妙锦还以为王安是个该死的剽窃党,对其十分不齿。
可是当王安七步成诗,又写出一首《美人对月》之后,算是彻底被王安的才华征服。
回去之后辗转反侧,整宿的睡不着觉。
只觉得王安的才华,是她这辈子见过最高的一个,甚至比那些所谓的大儒还要出彩。
热爱文学的徐妙锦这下那里睡得着,想起王干娘说过王安是锦衣卫小旗,于是缠着徐达动用关系查了王安底细。
原本想着,王安只是个锦衣卫的小旗官,不过是区区从七品的武官,到时候想法子挖他跳槽来魏国公府,给自己当护卫好了。
那样一来,岂不是能天天交流诗词?
可是不查不知道,一查很为难。
要是一般锦衣卫也就算了,偏偏王安还是个大汉将军,大汉将军也就算了,居然还是东宫随侍营的人马。
又因为太子身份特殊,所以东宫随侍营的官兵,几乎都是朱元璋一个个亲手挑选的,绝对信得过的人。
因此想调动王安,没有朱元璋的允许是绝对不可能的。
本来按照徐达的意思,事情到这儿也就可以停止了。
你徐妙锦虽然家世地位也不低,但也得看跟什么人比。
你什么身份敢跟太子殿下抢人用?
奈何徐妙锦这丫头脾气犟得很,哭哭啼啼、要死要活的纠缠徐达,非要闹着让徐达跟朱元璋要人。
徐达虽然是朱元璋的老兄弟了,但是分寸这块一直拿捏得很好,从来不会做出逾矩让人猜疑的事情。
不过谁让徐达最疼的就是这个女儿呢?
于是最后被闹得没办法,想着不就是个小旗官吗!
难道这么多年的关系,朱元璋这点面子还能不给?
岂料,当徐达把前因后果讲完,老朱却居然一脸为难。
“老兄弟,这可让咱怎么说呢?”
朱元璋感慨道:“嘿,这小子不但很有见地,没想到还会写诗呢?”
“不过这小子也太讨喜了!”
“老兄弟,不瞒你说,你要的这个王安,咱还真不能给你!”
徐达微微诧异,自打大明开国以后,他可以算得上做事守规矩,从来没给朱元璋提过什么要求。
没想到自己这人生第一次,只是要个小小的锦衣卫而已,这就遭到拒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