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朱亦是对王安愈发感兴趣起来。
这样的一个普通军户之子,说的难听点哪个不是被温饱和娶妻生子两件大事羁绊着,几乎大部分都没读过书的,那里会有这样超凡脱俗的理解?
偏偏就连宋讷这样饱读诗书、学富五车的大儒,尚且要自愧不如。
可见王安的那番话并不是普通人基于生活经验、世态炎凉而总结出来的人生经验,而是真的研究了学问,再加上高超的悟性和见惯了人生百态,才能领悟出来的道理。
但至少在表面上看,王安都不具备领悟出这样道理的外部条件。
难道这世界上,真的有天生圣人,不需要人教也不需要苦读圣贤之书,就能自行参悟人生至理?
老朱不太信,但却不能不信。
因为王安的底子太干净了,干净的就像一碗清水,几乎一眼就能看明白的东西。
想到这里,朱元璋只能先把心中的疑惑放下,说道:“如此说来,朕总算是明白为何惠妃她只是让王安在咏春宫待了三天时间,就闹着要王安给桂儿当护卫了。”
宋讷点点头,羞愧道:“是啊,如今想来,微臣自诩博学多才,却还不如王安小友有见地!”
“陛下,微臣想要辞去大本堂的差事。”
朱元璋顿时一惊,宋讷可是好不容易继宋濂死后,朱元璋能找来的最有学问的人,教导皇子皇孙。
要是宋讷撂挑子不干,还有谁能担任皇子皇孙的老师?
想到这里,朱元璋干满劝慰道:“先生可是因为王安,所以感到屈辱?”
“先生放心,如果是这个原因,朕立刻下旨让王安以后都不要出现在大本堂了!”
然而宋讷闻言,却是连连摆手道:“不不不,陛下误会了!”
“臣只是觉得王小友对圣人之言的理解,已经大大超出了老臣,所以与其让老臣在大本堂误人子弟,还不如让王小友当老师好了!”
朱元璋顿时哭笑不得,同时又有些惊讶。
刚才宋讷对王安的评价已经足够高了,没想到现在还直接觉得自己的学问比不上王安,甚至觉得王安比他还要更有资格给皇子皇孙们当老师。
不过朱元璋虽然也承认王安的那套“致良知”理论,但是却并不认为王安一个小小的大汉将军,会有资格给自己的孩子们当老师。
毕竟王安虽然见解独到,但是当老师这回事,更看重的是为师者的全方位才能。
四书五经、诗词歌赋、人生道理等等都要有所涉猎,而作为大本堂这样的皇家学堂,更是各方面都要有极高的造诣。
朱元璋显然并不认为,王安一个武夫能够符合条件,于是连忙开口劝阻。
宋讷也是一时冲动,被朱元璋这么一劝,顿时也回过味儿来了。
“不过王安小友倒是可以教教皇子皇孙们人生道理,相信对于皇子皇孙们会有很大的助益!”
对于宋讷的建议,朱元璋也觉得很有道理。
不过只是因为王安今天发表的一番见解,就让对方给自己的儿子和孩子当老师,不仅轻率了许多,要是被臣民们知道此事,恐怕还要私底下嘲笑朱元璋果然是个草头皇帝呢。
毕竟历朝历代,还从没有出现皇帝聘请一个大头兵给皇子皇孙当老师的先例。
传扬出去,恐怕真的会被天下人笑死。
“此事还是免了,毕竟王安只是个锦衣卫!”朱元璋拒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