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是短短两天时间,家里的亲戚全部站在了张沐一边,要是自己对张沐翻个白眼,叹个气,稍微不服从,他就是罪大恶极。这都没天理了!
杜蓝欲哭无泪,只能关灯睡觉,希望早一点和张沐一起离开。他无比怀念一周多以前在布拉格的日子,那就是天堂啊!
第二天一早,还是张沐去买了早餐和食材,汤沁杜明都习惯了,也没那么多唠叨,不过杜蓝倒是接到了一个电话,说是明天有一个高中同学聚会,因为杜蓝高二就出国了,所以他现在研一,而那些国内的同学才大学毕业,留在鄂汉的都是在本地工作的,而组织这次高中同学聚会的就是他那个在纽约留学的高中同学,当时还是他把张沐的视频发给自己的。
“爸妈,明天我有一个同学聚会,不在家里吃饭了。”
中午杜蓝吃饭的时候说道,对此汤沁杜明没什么意见,现在都感觉这儿子不亲了。
“小月,你得陪我去,他们说带家人的。” 这句话让张沐想起来了,当时那个纽约的同学,名字叫陶超的,准备留学回来,所以组织了几次同学聚会,这次恰好是高中的,他们都是留学生也有共同语言,平日在国外也经常聊天,这次组织聚会,杜蓝也参加了,不少留在鄂汉的同学都带了另一半,而当时杜蓝是一个人去的,还被取笑了半天。
“可以啊!明天我和你一起去。我也想见见你的同学们。”
“杜蓝啊,妈说她喜欢唱歌,我们下午去唱K吧!”
“好啊,我们唱完歌就去中商那边吃饭,有一家韩国料理煮的鱼可好吃了!” 杜蓝开心道。
“是吗?比我做的鱼还好吃?”
“那当然不能比,我家月月的鱼最好吃了,我们是带着批判的眼光去吃的!”
张沐这才放过了杜蓝。
下午来到丁字桥这边的KTV,这个时代的KTV还是很热门的,汤沁喜欢唱90年代的歌,像邓丽君,梅艳芳的都喜欢,而杜明则喜欢那些民歌,什么喝一壶老酒之类的。
汤沁的声音不错,虽然声线不高,但是音很准,杜明的嗓门大,但总是跑调,又偏偏喜欢高音,像迪克牛仔的,也是他的最爱,每次唱的时候,杜蓝都把耳朵捂起来,还趁父母不注意偷偷对张沐动手动脚的。于是张沐就给杜蓝点了几首周董的歌,没想到杜蓝唱得还不错,虽然和周董比起来差一些,但杜蓝的气息控制得好,换气换得很稳,所以口腔声音反而有磁性,前世杜蓝虽然喜欢周董的歌,但没怎么去KTV唱过,现在张沐再一听,还真过得去,只是觉得奇怪,她于是给杜蓝又点了《江南》和《一千年以后》,这才发现,杜蓝的声色和俊杰类似,难怪她有一种俊杰在唱周董的歌的感觉。
“小沐,帮我点个英文歌!” 汤沁是英语老师,对流行的英文歌也很擅长。
“那首?妈?”
“Yesterday Once More。”
“哎呀,妈,你又唱这一首,没有新歌唱了吗?” 杜蓝都听伤了。
“那换一首吧,Jar of Love,去年的歌,总可以了吧?”
张沐没想到KTV居然连她的歌都有了,一翻菜单,果然有水宾月,只是没有头像,她写的几首还真的都有。
杜蓝听到后,意味深长地对汤沁说,“妈,你知道这歌是谁写的吗?”
“谁?我也是有学生在唱,然后分享给我听的,又不是你写的,嘚瑟什么?”杜蓝则朝着张沐指了指。
“啊!小沐,你是那个作者水宾月啊?是啊,你是宾大的,杜蓝又叫你小月,妈怎么没想到啊?”
说得张沐又不好意思了。
“真是的啊?这太厉害了,我就说小沐不当明星都可惜了。” 杜明也感慨道。
于是杜蓝就把张沐创建传媒公司的事情跟他们简单说了一下,张沐不想表现得太离谱,就和汤沁合唱了一首,汤沁这才确认张沐就是原唱。
虽然对张沐的神奇表现已经开始免疫了,但总是能有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这下子又颠覆了两人的认知。
“小沐,你这几首歌创作得真不错。”
废话,三点五个亿写出来的,肯定不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