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猛虎长老就指着一尊石雕像底下压着一根虎骨,根据幽冥白虎族的规矩,他们组内最为贵重与重要的物品就是虎骨。这样找不到主人,又无法确认主权的石室,尽管已经知道是无主之物,但不能这样毫无道理的强行占有。折中的办法就是用最贵重的物品,压在正堂中央的石像底下,算作是一种默许租借契约。这样即使原主人回来,也不会怪罪它们。
触景生情,路人看到类似于这样习俗,不由得想起了人界荆楚自带好像也有这样风俗习惯,比如当地人居住房子如果有一部分不属于自己的,就要在神案上压一枚铜钱,意思就是租借房屋一用,算作是对房主人的尊敬。
随着猛虎长老带路,路人一行踩着仅仅容一人侧身而过的栈道石阶登入了石室的顶层,从这里,路人可以清晰的看到猛虎长老栖身的石室隐匿于崇山峻岭之中,所处之地地势险要,人迹罕至。远观它们,宛如古老的谜题,高悬于天地之间,引发着人们无尽的遐想和探索欲望。
陡峭的悬崖如巨人的屏障,直插云霄,而石室就像是巨人身上神秘的印记,镶嵌在那几乎不可能到达的地方。远远望去,石室与悬崖仿佛浑然天成。比如在某一处悬崖上的石室,离地高达数百米,光是仰头观望,都让人头晕目眩。
当路人逐渐靠近,能真切感受到那种惊心动魄的壮美。石壁陡峭如削,光滑而险峻,几乎找不到可以借力的地方。而石室就安然栖息在这看似绝境之处,仿佛在向世人展示着生命的顽强与不屈。石室的外观形态各异,有的呈方形,规整而庄重;有的则呈不规则的形状,充满了自然的随性与洒脱。它们的大小也不尽相同,有的宽敞宏大,面积可达数十平方米,足以容纳数十人;有的则狭小逼仄,仅几平方米,仅能容身一人。
走进石室内部,仿佛穿越了时空的隧道,进入了一个被遗忘的世界。石壁上或许刻有古老的图案和符号,那是先人们留下的神秘语言,试图向后人传达着某种重要的信息。地面可能凹凸不平,残留着岁月的痕迹。角落里或许还摆放着一些简陋的石制器具,它们静静地躺在那里,诉说着曾经的生活与故事。
感觉石壁的图案有些面熟,但是一时半会又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路人,当即掏出手机将石壁上留下古老图案和符号一一拍照留存了下来,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既然没有带纸和笔,那就将就一下用手机拍个照。
石室的存在,引发了无数的猜测和传说。猛虎长老猜测说它们应该是古代隐士的修行之所,远离尘世的喧嚣,寻求心灵的宁静与超脱;白虎五兄弟则认为它们是古代部落的防御工事,在战乱纷飞的年代,为人们提供了最后的庇护所;路人则坚信它们是神秘宗教的祭祀之地,承载着人们对神灵的敬畏与祈求。
除此之外,这些石室的建筑风格独具特色。有的石室采用了拱形的门洞,跨度达到一米有余,不仅美观还能增强结构的稳定性;有的室内墙壁打磨得较为平整,展现出一定的工艺水平;还有的石室通过巧妙的通风口设计,使得室内空气能够流通,尽管身处绝壁之上,也能保持相对舒适的环境。
要在如此险峻的环境中建造这些石室,其难度可想而知。先人们究竟是如何克服重重困难,将一块块巨石运送到悬崖之上,又如何在这陡峭的绝壁上精心雕琢,使其成为可供居住和使用的空间?或许是凭借着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或许是依靠着集体的智慧和力量。他们用双手在这悬崖绝壁上创造了奇迹,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岁月流转,风雨侵蚀,这些悬崖绝壁上的石室依然屹立不倒。它们见证了历史的变迁,见证了人类文明的发展与传承。如今,当路人一行人站在这些石室前,不禁为古人的智慧和勇气所折服,也更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文化瑰宝。
悬崖绝壁上的石室,不仅仅是一座座冰冷的石头建筑,更是人类智慧与精神的象征。它们激励着我们不断挑战自我,勇敢地追寻未知,探索那些隐藏在世界深处的奥秘。
由于天色已晚,当晚路人便和白虎城城主小橘猫,及幽冥白虎五兄弟等在石室里留宿了一晚,尽管石室外面寒风凛冽,但在石室里生起篝火后,却是一片光明在心头的温暖,看来建造这个石室的人是个懂得生活享受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