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能停下的,你还不懂吗?”
“只会继续下去的,你还不懂吗?”
“你能逃到哪里去,我是命运。”
帖子用命运的第一人称引入。
接着换了一个视角:
“我皱着眉头,脑海混乱,抬头一瞥窗外,月亮虽只是小小月牙,却精美绝伦,上面镂空着细致的云纹,在蓝黑色的夜里,晶莹闪烁。月指引潮汐它也牵引我内心的浪潮,我呆呆望着,呢喃着:‘这里,什么都这没有,只有虚空,就像命运’。”
然后帖子开始了学术性的探讨,我开始怀疑这种隽永的命题是否可以得到答案。
“如何描述命运,我尝试其归纳定义或者特征。
一,命运的承受具有不可替代性,没有人可以替代任何人承受他的命运。
你想奔向天堂还是坠落地狱,都没人可以管你。
在滑落下坠的心慌没人体会,没人会来捞你;同样地在天堂的观景台看像小狗的云朵时,也没人听见你的赞歌,从头到尾都只是你。
命运的课题是,独自一人。
二,特定的轨迹总是导向特定的故事,尽管过程曲折,依然会其指引回归(注意区分规律逻辑导向的必然结果,还有预言,以及焦虑的幻想)
如果事情基于客观规律必然会发生,那么也许这种必定是一种命运的敲定,例如我们都会变老,都会离开这个世界,不想探讨这么悲哀的话题,但这个例子用来描述必定的命运是最恰如其分的,这就是客观规律和现实逻辑导向的必然结果,起码现在我们无解,因为尚未找到人类永生的方法。
然后就是预言和焦虑的幻想。
!预言指通过某种方式预先揭示尚未发生的事件或结果,通常包含两个层面:
行为:指人、神或先知对未来事件的预判与宣告,如刘伯温对明朝兴衰的预言。